对话孟岩:区块人生这八年

「区块链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留给普通人的机会,但真正能够把握区块链这个机会的人并不普通。」

Host:TokenDance Marketing 菇亮

Guest:Solv Protocol 联合发起人,ERC-3525 联合作者孟岩

整理:TokenDance Operation luvya

7 月 18 日晚 20:30,TokenDance 特邀我们的老朋友孟岩老师来到 DeHero 栏目,讲述他的人物故事,分享他进入区块链行业这八年的经历和关键节点选择。

  • 在这场 space 中,他用切身经历告诉大家无论是学生时期换专业,还是工作换行业,一次选择并不是一锤定音,适度试错才可以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的领域,尤其善用业余时间学习,不一定所有的努力都能掷地有声,但正确的付出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
  • 谈到在印太地区,他说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都极为丰富,参加卢旺达会议时听到他们讨论最热门的话题是央行数字货币互操作问题,目前印太地区也正好是整个全球产业链转移的目的地,因此他预测印太地区在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支付等场景下反而有后来者居上的能力。
  • 同时他结合实例给我们讲解了 ERC-3525 究竟能如何去更好地辅助 RWA、印太地区的一些应用;分析了在金融场景和游戏、社交等场景下,ERC-3525 和 ERC-6551 多种结合点。针对近期行业内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 作为在区块链已经从业 8 年的老兵,他认为区块链 /web3 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留给普通人的机会,但真正能够把握区块链这个机会的人并不普通。在这里必须要有好的心智,要有可以跟自己的贪欲和恐惧对抗的能力,要有能力做一些研究和创新,要熟悉区块链的基本原理,甚至你还要有自己的原则,对人、对事的原则,做正确的事。
  • 全程 space 他也经常提到「正确」,做正确的事、找正确的人、选正确的路,在这个充满诱惑、甚至割韭菜有理的圈子里,正确是一个区块链老兵对初心的坚守。

以下是当晚 space 的精彩内容回顾:

TokenDance:作为一个区块链行业的老兵,您在先期文章中曾提到,您对于区块链的热情和坚持来自于对互联网时代红利的遗憾,所以在区块链已入行八年,请问您当时是否有关键性的节点和事件促使自己进入这个圈子?

孟岩:

大学专业与发展方向

我是 75 后,山东人,在武汉的一所高校里长大。我的学生时代一路走来都很顺利,94 年上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94 年全年本科生不到 81 万,98 年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全国当年入学的研究生只有 17 万人,因此走出校门的时候我还是很希望能够有所作为。

近期刚刚结束了新一轮的高考志愿填报,针对大学专业、就业方向等全国上下一直有诸多讨论,在此我不做建议但可以拿自身经历侧面讲讲:我在高考填写志愿时选择了当时热门的土木工程专业,但通过大学几年的课程和实操我发现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更向往能代表科技前沿的事物。土木已经学了几年,还没打下科技基础,怎么办?深思熟虑后我找到了方向,不能去搞航天航空导弹、坦克飞机,那就去搞计算机。于是从大三开始我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计算机学习当中,读研的时候也选择了计算机方向。

这里想告诉那些正在为学业和职业发展方向发愁的年轻朋友们,一次选择并不是一锤定音,适度试错才能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善用业余时间学习,努力和坚持也许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

行业的抉择

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入职联想。我是中国第一代智能手机的工程师,两年间我工作得到领导的认可和重视,也同时尝试了从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开发到产品经理等多个不同岗位。那时的我初入职场不久,对于行业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看法还不成熟。

也正是因为不成熟让我做出了一个轻率的决定:离开了智能手机开发岗位,转行做技术媒体。事实上,我当时非常看好智能手机的前景,很明确知道手机早晚有一天会超越电脑,但是却因为一些非常战术层面的原因,放弃了这个赛道,这让我至今觉得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离开工程师岗位之后,我又去 CSDN 做了 6 年媒体。CSDN 是全世界最大的中文技术媒体。我在 CSDN 二十多岁就做了主编,表面上风光,但是我内心总是觉得发虚,所以后来又选择进入 IBM 做战略传播。从战术层面上看,我换了好几个行业,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做得不算差,但是从战略层面上,我始终没有确立自己人生的主攻方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到了 2015 年的时候,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其一是作为技术人的失落感。我曾是技术人,年轻时写书并在国内技术圈小有名气,也正因如此机缘巧合下我加入 CSDN。我曾花无数时间钻研技术和编程,但我的工作却始终游离于技术创新的外围,这让我有巨大的失落感。

其二是我觉得自身的技能没有用武之地。当时正值移动互联网大爆发,我曾经结识的技术圈同事、朋友都纷纷建功立业,而我在 IBM 做战略,羡慕的同时在想,人生难道就是这样了吗?IBM 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但也确实像是温室,对于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革命是隔岸观火。

其三是公司的重大战略转型给我启发。

正当我内心踌躇之时,IBM 发生了一件大事,IBM 前任 CTO 退休,换了新一任的 CTO(他也是现任 IBM 的 CEO Arvind Krishna)。他刚刚上任就明确提出要把区块链作为 IBM 未来的技术战略。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引得我的注意,开始研究什么是区块链。

也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让我找到了寻找多年的职业方向。因为区块链本身是技术,这让我技术方面的优势可以得到发挥。同时它结合了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等。尤其是货币金融相关。我在 IBM 的工作内容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支持我们大中华区董事长的内容传播。为了能够跟上董事长的思维高度,我被迫认真学习经济学、货币金融等知识,因此对这些领域有一定的基础。当时我就感觉区块链恰好与我的知识体系吻合,所以我决定转向区块链,再一次选择用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来学习区块链知识。

开启区块链之旅

1 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每个人进入区块链行业有不同的方式,而我选择的是理论先行,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我从 15 年开始学习密码学。之前我对于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据库、编译原理、编程语言、算法、数据结构等这些,我都学过,但唯独加密未曾接触。我选择用近一年的时间钻研密码学,在线学习了斯坦福和马里兰大学的密码学课程,然后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比特币和加密数字货币课程等。16 年我开始实践,可以说必要的知识储备我基本都做了。

2 离职 IBM,开始创业

16 年我离开 IBM,离开一个舒适度很高的环境,离开外企这条路线,这也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路线切换。

离开 IBM 后,我先以 AI 和区块链兼顾的形式做了半年,17 年 7、8 月份决定 all in 区块链。起初两年我主要做布道培训,在 17 年我提出将「Token」翻译成通证,并且提倡通证经济。因为区块链上重要的优势就是有通证经济,可以通过一种网络的激励方式构建大规模协作,这个就是通证经济。直到今天我仍旧坚信,有朝一日通证经济会改变社会组织的形态,改变人与人协作的关系。

3 要有创新

我从 19 年之后,把注意力重心逐渐放到了数字资产的研究上,研究数字资产是什么、它的性质、特点、价值等等。研究的同时不断外出培训,这一整年我大约有 220 天左右的时间都在各地出差,不断实践。疫情爆发之后,我在武汉陪家人度过了难忘的四个月时间。在方寸之地反复思考过去几年学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对于这个行业有怎么样的认识,思考未来如何发展。深思熟虑后我做出决定,不能只是传播别人的东西,要有创新,要有所创造。

回到北京后,和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创新方向,正好赶上 DeFi Summer,行业逐步升温,于是我们共同确定了方向,启动了 Solv Protocol 项目,用 23 个月的时间研发了适用于描述数字票据技术的通证标准 ERC-3525。到现在我们团队始终追求的就是要有作为,做有价值的事,并坚持创新,稳定提升,避免大起大落,目标成为在这个行业内大家提起来都愿意竖大拇指的项目和团队。

TokenDance:我们过去曾经的每一种经历,其实都是为了成就未来更好的自己。无论是工程师的经历、媒体的经历、战略的经历,以及关键节点的抉择,最后成就了现在加密圈作为领军人物的孟老师。

您对于互联网和区块链的认知经历了一个「微笑曲线」的过程,从最初的乐观到中间的怀疑再到重新的肯定。在区块链这 8 年您也经历了几轮牛熊,在这个过程中,您是如何应对和克服怀疑的情绪,保持对区块链的坚持和信心推动自己持续走下去的?

孟岩:我在互联网的教训可以说是切肤之痛。我是在互联网时代刚刚开启的时候就幸运进入移动智能设备行业,可以说抓了一手好牌。可是后来又完全错过了互联网红利,曾经和我一起在北京涮火锅聊技术的很多朋友都在互联网时代走上人生巅峰,说不羡慕是骗人的。

我曾在自己的公众号写过文章,仔细反思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会错过互联网?我认为是因为我在对互联网的认知上经历了微笑曲线。尽管起点很高,但随着我对行业的接触越来越深入,认知反而出现了偏差,进入了峡谷,对身边人抛来的橄榄枝视而不见。等我认知重新提升已经来不及了,错过了互联网时代红利。

学习计算机时我主攻 C++ 语言,有朋友可能知道这种语言难度非常大,技巧特别多,可以玩出各种花样,一个「回」字可以有出四种写法。有一段时间我沉迷编程,认为这就是一种艺术,像画画、唱歌一样,让人有巨大的成就感和快感。互联网刚刚兴起时我懂技术很快就实践了,随后觉得技术上互联网上的 Html、Javascript、CGI 太简单,说实话那时我瞧不起这个技术和互联网模式。那时候没有人知道在互联网怎么挣钱,就整天在上面聊天吗?

2003 年的时候我近距离接触电商行业,那时没有支付宝、微信,都是纸币,客户把纸币给快递小哥,快递小哥把钱给快递公司,快递公司每隔一段时间给电商平台结算一次。但那个时候整个信用和监控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各种卷款跑路事件频发。比如快递小哥一口气收了好几千块钱,就突然人间蒸发了。再比如快递公司突然卷款消失,每个月甚至每周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所以我觉得电商在中国不可行。

那时我在 CSDN 做总编,采访很多国内知名软件、IT 领域的专家,很多人都跟我讲,互联网只是工具,哪会有什么颠覆?因此让我有了误判,在当时拒绝进入互联网行业。当年甚至有一家互联网头部公司愿意给我提供机票酒店来约见和邀请我,我都拒绝了。这件事后来带给我的失落感是极深的。

也正因在互联网行业,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不足、电商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互联网没有健康的商业模式等短暂蒙住了双眼导致我错失良机,我决定吸取教训,在区块链不再犯这样的错误。我对区块链的坚持也正因如此,这个坚持甚至有些时候是有些「固执」的,不在意他人评价,我相信区块链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只是时间的问题。

TokenDance:这让我想到另外一句话,就是走在最前面的人往往是孤独的。刚才孟老师聊到对于互联网红利的错失,也让我想到无论是区块链还是现在人更多听到的 web3

有一种观点认为,区块链 /web3 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留给普通人的机会,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孟岩:传统行业一层一层等到项目上市已经如同一个快被剥光的笋,人家已经把能吃的肉吃光了。而区块链它在很早起就欢迎普通人进入。

我认为这的确是普通人的大好机会。另外这个行业大起大落,很多人不看好现在深熊,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市场上有大量的财富等着你去捡,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慧眼。熊市中绝大多数资产都会被低估,有大量的机遇。真正的高点还没有来,我想可能会在明年或后年的时间点进入,可能后面还有几轮起落。但随着 RWA 真实世界资产的发展,也许区块链、Web3 会越走越稳。

我认为的确是给为数不多的普通人留的机会,但能把握这个机会的绝对不是普通人。

你要有好的心智,要有可以跟自己的贪欲和恐惧对抗的能力,要有能力做一些研究,要熟悉区块链的基本原理,甚至你还要有自己的原则,对人、对事的原则。

比如我的原则就是我的眼里不能揉进沙子。一个项目或个人只要干过一次突破底线的事情,以后他的项目或任何事情我都绝对不会参与,拒绝一切合作。也许我的原则过于严苛,有的人的确可以洗心革面,东山再起,但在我这里一定不会给任何机会。这是我个人的原则。

最后回过头来看,虽然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但没有多少人真正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换句话说,能够把握区块链这个机会的人并不普通。我在这个行业也待了八年,起起落落看过不少。财富并非靠自己的劳动、认知和积累获得,那么从长远来说是留不住的。我坚信 20 年之后,区块链的财富是握在有认知的那部分人手中的。

TokenDance:孟岩老师最近的一篇文章《去了一趟非洲,我现在相信区块链的机会在印太地区》在行业内引发的很多讨论,您提到印太地区有潜力成为区块链产业发展的热点区域,对于区块链从业者和创业者来说,您建议大家着重关注哪些赛道得以更好的切入这个市场、抓住机遇、并在印太地区为行业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孟岩:区块链最擅长干什么?如果你找 100 个专家要求把区块链最擅长干的 10 件事情排名,应该不少于 75 个专家会把支付排在第一位。但非常有意思的是,美国、中国、澳洲、新加坡等区块链支付都没有做起来,这让很多人忘了,支付才是区块链第一大应用场景。

推而广之,我认为在区块链中,支付、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这三个是绝佳的应用场景。为什么到现在没有在实体经济中应用起来,是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

而这些原因在我看来在印太地区相对来说更容易被克服。印太地区即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印太地区的范围继承于印太海域,通常包括印太海域附近的国家和司法辖区,从南中国海一直沿着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香港、越南、泰国、菲律宾、缅甸,再往西走会有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然后到中东地区的诸多产油国,再往南是非洲的这些国家。印太地区人口有三十多个亿,属于中美竞争格局之中的一个碎片化的区域,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都极为丰富,目前也正好是整个全球产业链转移的目的地。这个区域未来一段时间会有非常快的增长和发展。

这些国家虽然是碎片化区域,但区域合作特别发达,所以跨境金融、跨境贸易的需求特别明显。再加上每个国家政府治理力度和治理能力都较差,法制监管没有那么强。把这些要素结合起来你就会发现印太地区是最擅长做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支付的。所以我认为印太地区在这些方面反而有后来者居上的可能。

以上是理论推导,我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刚刚从卢旺达参加会议回来,会上来了很多国家的人,从赞比亚、塔桑尼亚到乌干达,再到肯尼亚、尼日利亚、加拿大,他们讨论最热门的话题是央行数字货币互操作问题。当美国、英国、中国、澳洲还在为是否发央行数字货币而犹豫不决的时候,尼日利亚已经发行了,他们这些印太地区的多个国家已经在讨论互操作问题。什么是互操作?就是卢旺达和肯尼亚能否用自己国家的货币去对方国家的货币自动兑换、自动交易。你能想象中日韩、或者中美、中国和欧洲坐在一起讨论这个话题的场景吗?不可能!而人家已经在讨论这样的问题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大家对印太地区的区块链发展感兴趣,不妨去实地看看。我觉得这些国家的人挺了不起的,他们有权发展自己的经济,有权利用更好的技术获得更好的金融支持。

TokenDance:那么可否结合实例给我们讲一下,您觉得 ERC-3525 它究竟是怎么样去更好地辅助 RWA、印太地区的一些应用?

孟岩:ERC-3525 是我们开发的一个叫半匀质化通证协议,这个协议的主要优势就是可以处理结构复杂的金融资产。我举个例子。我们在澳洲孵化的一家公司,使用 ERC-3525 开发了一款数字发票,主要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当中小企业和大企业打交道的时候,大企业通常会向中小企业要一个很长的账期,比如 120 天。中小企业要先把货物和商品提供给大企业,等 120 天后才能收到对方付款(以下假设 500 万)。那么在这 120 天内中小企业是很窘迫的,它一方面要付员工工资、场地费、组织生产、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钱款迟迟不入帐。这样一来,中小企业规模越做越大,资金越窘迫。而这里的解决办法就是发票融资。大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一笔笔 500 万的货物,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签好合同后开一张发票给大企业,发票一经确认,中小企业就可以把这张发票打折卖给银行,也就是把 120 天后到期的现金流卖给这家银行。银行能够获得年化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供应商角度也加速了资金周转。用区块链来做这个发票的好处自然是透明公开,没法作假,但这些还不够酷。ERC-3525 可以在发票上直接完成付款,大企业不用打到银行账户而是直接把央行数字货币直接打到这张发票上,这是第一。

第二我可以把这个收款权表达成另外一张 ERC-3525 票据,叫应收账款票据,然后把这张应收账款票据切分成很多份卖个不同的人,可以把它碎片化。比如我把 500 万卖给 100 人,而付款方是不用操心这些细节的,只需要一次性将 500 万打到这张发票上,而这张发票会自己通过内部的智能合约,负责把现金流按照比例分给手上持有这些应收账款票据的人,甚至我们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交税、交服务费等任务,所以支付能力是自动化的。

我们除了可以把发票碎片化之外,还能把它打包,可以把 100 张这样的发票打包成 5 亿的资产包,将所有的现金流全部汇集在一起,再分层,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发行复杂结构的金融资产。目前来讲在 DeFi 里只有 ERC-3525 可以做这么复杂的事情。也就是说 ERC-3525 最擅长的是把非标资产标准化、结构化,这在当代金融中是非常常见的操作,也可以认为是金融创新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TokenDance:刚刚您提到 ERC-3525 其中一个应用场景就是账户卡,您在前几天和 CrossSpace 的一场 space 中谈到将 ERC-3525 和 ERC-6551 有机结合后,如何在金融场景中进行应用,比如动态基金,如果我们切换一下场景,回归到 ERC-6551 擅长的游戏应用场景,ERC-3525 和 ERC-6551 有什么可以结合的点么?

孟岩:在金融方面的确有结合点,ERC-6551 相当于一个储物柜,你可以在这个储物柜里放很多的资产,比特币、以太币、NFT 等都打成一个包,然后这个储物柜是由一个智能卡(或者说钥匙)来管理的,而 6551 可以让 NFT 成为这个钥匙,你只要手里握着一个 NFT 就可以打开这个柜子,里面的资产随你操作。

因为 ERC-6551 的作者是 web3 游戏赛道的,他们并没有想到在这个功能里金融领域怎么用。所以当我们看到时很开心,这个行业就是这样,互相抬轿子去发展更好的生态,我们正好在做相似的事情,所以很快开展了研究工作。现在我们智能合约已经差不多写完了,他们是用一个 NFT 当储物柜的钥匙卡,我们把它换成一张 ERC-3525 卡。有什么好处呢?大家别忘了 ERC-3525 是可以拆分的,所以可以把储物柜的钥匙拆成好几份,放在不同的人手里。如果你手上有 1/ 10 的钥匙,就可以管理 1/ 10 的资产,这相当于构造一个基金。这是第一个用法。因为 ERC-3525 可拆可合,第二个用法是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多签钥匙,比如我的卡里有 100 积分,并将积分分成 5 分,每个人手里有 20 积分,我们规定必须要凑足 60 以上积分才可以把柜子打开。所以在金融管理的场景下,ERC-3525 和 ERC-6551 结合大有可为。

我们再切换场景到社交或游戏下,仍然遵循我刚刚提到的思路,大家可以设想,如果你有一个装备,游戏也不外乎是虚拟资产、虚拟工具或装备,需要去划分管理。在此我不做展开,有很多空间可以想象。

发布者:Web3创投,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ft.aiju.com/news/85054.html,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站!

『声明:根据央行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
(0)
Web3创投的头像Web3创投
上一篇 2023年7月24日 14:34
下一篇 2023年7月24日 14: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