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博物馆遇见元宇宙,打开博物馆的数字化新方式,博物馆如何借势虚拟人技术?

提到博物馆,很多人脑海里可能出现的画面是:文物冰冷无趣,展厅冷清庞大,历史文物年代久远难懂等等,焕活博物馆,目前还是依靠虚拟现实技术。博物馆除了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文物古迹场景化、可视化,还可以采用虚拟人技术让当地名人活起来、动起来。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都在探索传统文化拥抱了数字技术的多样的玩法,元宇宙的到来打开文物世界的“新大门”。数字孪生、全息呈现、超高清、多传感器融合、AR、VR等新体验技术的出现,让元宇宙技术相关连结虚拟与现实、连接线上与线下,为博物馆数字化运营奠定了技术基础。

数字技术结合文化,博物馆“活”起来

博物馆浩浩荡荡加入到元宇宙建设中来,为未来元宇宙的场景搭建提供更丰富的现实场景和文化元素。对于博物馆而言,科技将不仅仅是工具和手段,而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生活方式,在元宇宙语境下博物馆的内容与体验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最终在传统文化和科技交融下的新生活美学应运而生。

2022年6月,敦煌研究院也将数字技术与文化巧妙结合,上线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敦煌研究院打造重点项目“数字藏经洞”与大众见面。数字藏经洞通过激光扫描、照片重建技术,让文物细节有着毫米级精度的还原,更好地呈现了文物里的宝贵信息,达到可以拿着放大镜看的程度,仿佛一键穿越,与万件文物“隔空对话”。11月,“数字敦煌”入选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

当博物馆遇见元宇宙,打开博物馆的数字化新方式,博物馆如何借势虚拟人技术?

AR前景虚拟,从上到下层层展开霁蓝釉粉彩描金莲花纹双燕耳尊上精美的吉祥纹饰;三维动画展示错金银云纹铜犀尊使用方法;特效动画复原伏羲女娲像立幅重点部分,最大限度的还原文物自身的样貌……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呈现的“馆长之选”藏品活动首次采用“5G直播环境+8K拍摄/制作/大屏呈现+AR动画特效”相结合的新技术手段,将艺术珍宝呈现在世界面前。

当博物馆遇见元宇宙,打开博物馆的数字化新方式,博物馆如何借势虚拟人技术?
伏羲女娲像立幅

刮起这阵元宇宙转型风的也不止是中国。从全球的趋势来看,各个国家的博物馆都在争抢元宇宙场景的搭建。

数字博物馆引领博物馆转型元宇宙

所谓数字博物馆是指:将博物馆中的藏品乃至展览通过数字技术,搬运到互联网上建成的线上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更是让我们足不出户,也可以云逛博物馆!云游展览,拜访文明的圣殿。博物馆的数字化浪潮,早在本世纪初就受到国内博物馆学界的注意。

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加之近年全球疫情的严峻形势,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纷纷把藏品、展览数字化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如今国内外数字博物馆数量迅速增加,让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随时看展,在碎片时间中,欣赏文物之美。

国内数字化工作最为成熟的博物馆,当首推故宫博物院。与大多数博物馆主打藏品不同的是,故宫建筑本身就是它最大的看点。通过故宫官网中的全景故宫软件,我们可以看到故宫博物院所有宫苑建筑的实景图片。在鼠标一次次点击之下,观者仿佛就徜徉在故宫之内。唯一与亲临其境不同的是,再瞧不见那摩肩接踵的游人,免了拥挤排队之苦。在全景故宫中,不仅可以拖动画面看到3D全景,还能听到各主要建筑的语音讲解。通过故宫的数字文物库,我们可以看到已经编目68006件藏品的高清细节和详细介绍。

当博物馆遇见元宇宙,打开博物馆的数字化新方式,博物馆如何借势虚拟人技术?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的数量与珍贵程度不言而喻,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陈列,几乎囊括了考古和博物馆学的教科书内容。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鹳鱼石斧图”、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代表“后母戊”鼎皆藏于国博。国博的数字展厅包括涵盖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国外文物等领域的五十余种展览。每个展览都能看到展厅实景、藏品说明,有的还做了视频讲解。

当博物馆遇见元宇宙,打开博物馆的数字化新方式,博物馆如何借势虚拟人技术?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

国内比较完善的数字博物馆还有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敦煌石窟等,放眼国外,世界四大博物馆已然加入数字化的浪潮。

根据数据显示,大英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比例达近50%,建成了超过450万个对象和190万张艺术品图像的在线数据库。技术人员将文物数据映射到本体CIDOC-CRM上,共发布了1亿条三元组,并将数据链接到世界范围的知识图谱上,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语义检索系统,优化互联网浏览体验。法国卢浮宫的数字化程度高达75%。

当博物馆遇见元宇宙,打开博物馆的数字化新方式,博物馆如何借势虚拟人技术?

作为世界级博物馆,卢浮宫将48万件文物用数字化手段在线上展示给观众。随着技术的更新,游客如临其境畅游数字展厅,领略文化之美已不是想象。

当博物馆遇见元宇宙,打开博物馆的数字化新方式,博物馆如何借势虚拟人技术?

虚拟人技术为博物馆带来新活力

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分析显示,时下流行的元宇宙概念囊括了虚拟博物馆的所有要素,如虚拟展厅、虚拟展品以及虚拟志愿者,博物馆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3D建模和3D扫描技术的支持下在虚拟博物馆中呈现。

当博物馆遇见元宇宙,打开博物馆的数字化新方式,博物馆如何借势虚拟人技术?

此前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位虚拟数字人“艾雯雯”的现身,她从校园走进国家博物馆,与馆藏文物产生了神奇感应,获得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独特能力。虚拟人和博物馆的合作,增加人们对古代名人的真实性感知,打通古人和现代人们之间的墙壁,让古代名人和现代大众进行对话,进一步增强古代文化的魅力。

如何利用虚拟人技术打造“活”的名人IP呢?

第一步:根据现有影像建模

依据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精细化复活古代名人的人物模型,利用动捕设备再现古人的人物风格。目前博物馆的数字人大多是基于其文化意义,利用AI技术凭空捏造一个形象,因此利用相关技术基于历史视频资料构建名人模型是打造名人IP的第一步。

第二步:定制虚拟人表情和动作和声音

复原“活”的名人形象,对其表情、动作、声音的抓捕也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文本实时合成语音动画+语音合成技术,文本智能驱动虚拟人的嘴型动画、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这样就能使大众真正有机会听到杜甫立于燮州江边高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切身感受其诗中所包含的情感。

第三步:给定不同驱动方案

驱动方式影响着虚拟人的面部表情、形体表达、语音表述,可以称作虚拟人的骨,要想让名人真的动起来,离不开先进的驱动方式。基于AI驱动技术和动捕设备驱动技术,依据虚拟人打造场景给定驱动方案,使名人最大程度化贴合历史记载并且活灵活现。头戴VR设备,手握遥感器,轻轻一按便能穿梭在古代世界,触摸古代名人,通过VR沉浸式与交互式的观影方式,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现场体验感、穿越感、身临其境之感。

当博物馆遇见元宇宙,打开博物馆的数字化新方式,博物馆如何借势虚拟人技术?

小结:

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经过新的数字技术建构和重组,正在成为年轻人追慕的潮流语言和社交符号。国内外博物馆争相“搬进”元宇宙,刮起的这阵元宇宙转型风,拓展了文化的时空边界,博物馆自身的功能也有所增加。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移动博物馆、泛在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概念先后出现在博物馆学领域。元宇宙在虚拟现实、游戏代码、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加持下,正在以独特的方式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博元宇宙。这可以成为撬动文化传播的“新钥匙”。

未来,数字文博将成为文化元宇宙典型的垂直应用场景。博物馆作为元宇宙应用场景之一,必将受到公众和业内的广泛关注。为了博物馆更好的“火”下去,未来,我们的博物馆和元宇宙企业最该做的,就是在数字内容产业搭建的文化场景中,慢慢去摸索、应用、完善元宇宙的技术发展,同时建构数字场景的文化想象,文化和元宇宙技术相结合,带给公众更好的浏览体验!

发布者:xMeta行业研究,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ft.aiju.com/news/53010.html,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站!

『声明:根据央行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
(1)
xMeta行业研究的头像xMeta行业研究
上一篇 2023年2月10日 14:41
下一篇 2023年2月10日 16: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